Photo:台灣人權促進會秘書長邱伊翎(右一)參加聲援李明哲行動。
2017年4月16日
台北
中國大陸一位異議人士,希望以自己被遣返大陸,換取台灣人權活動人士李明哲的自由。台灣人權團體負責人初步表示,李明哲應該無條件回台,人的自由不容交換。
受“感召”離隊
中國大陸異議人士李向忠4月12日隨旅行團來台後,次日脫團離隊,準備在台灣尋求政治庇護。他表示,之所以這樣做,是深受李明哲妻子李淨瑜尋夫遭遇的強烈“感召”。
Photo:台灣人權促進會秘書長邱伊翎(右一)參加聲援李明哲行動。
2017年4月16日
台北
中國大陸一位異議人士,希望以自己被遣返大陸,換取台灣人權活動人士李明哲的自由。台灣人權團體負責人初步表示,李明哲應該無條件回台,人的自由不容交換。
受“感召”離隊
中國大陸異議人士李向忠4月12日隨旅行團來台後,次日脫團離隊,準備在台灣尋求政治庇護。他表示,之所以這樣做,是深受李明哲妻子李淨瑜尋夫遭遇的強烈“感召”。
2017年4月14日
台北
台灣人權活動人士李明哲在中國失踪的案子,中國國台辦批評台灣方面製造事端,將問題複雜化。另一方面,台灣人權團體及李明哲的妻子則持續爭取更多國際組織的聲援。
中國國台辦發言人安峰山日前表示,針對李明哲案,台灣一些別有用心團體和人士,藉機攻擊中國製造事端,意圖干擾依法辦案,只會使問題進一步複雜化,損害當事人的權益。
擴大聲援
與此同時,台灣人權團體持續爭取國際社會的聲援,並將李明哲妻子李淨瑜發表的“給台灣人民的一封信”翻譯成英文傳送給國際媒體。
2017年4月9日
香港
國際新聞自由權益組織“無國界記者”近日宣布,放棄在香港設立亞洲分部的計劃,改設台北,因為中國大陸近年不斷插手香港事務,令人擔心難以在香港展開工作,成員也可能會受到監視。總部設在巴黎的無國界記者在全球有11個辦事處。
據紐約時報日前報導,無國界記者透露,原計劃在香港設立亞洲辦事處,但隨著中國介入香港事務日趨頻繁,在香港籌辦活動愈發不易,也缺乏法律保障和確定性。再加上擔心員工可能會受到監視,因此決定改設台北。該辦事處負責東亞地區工作,包括中國和香港,今年6月啟用。
2017年4月8日
台北
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表示,計劃於6月12號菲律賓獨立日登上南中國海中業島併升起國旗,對此,台灣在野黨立委建議,政府高層應該登上太平島宣示主權。
台灣多家媒體星期五報導,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日前下令軍隊佔領菲國聲索海域內無人居住的島礁,並打算於6月12號菲律賓獨立日登上中業島升起國旗。
菲律賓國防部還說,杜特爾特希望加強在島礁上的特種部隊,並為軍隊蓋兵營以及建設和漁民相關的民生設施。
宣示主權
Photo:習近平下榻酒店附近的歡迎及抗議人群
2017年4月8日
北京
美中兩國領導人在海湖莊園舉行首次川習會之際,美國國務卿蒂勒森強調華盛頓對於兩國在人權、宗教自由等領域的分歧保持堅定立場。在北京的人權活動人士和709抓捕維權律師案家屬對川習會可能討論人權、宗教自由等美國核心價值表達了看法,認為美中峰會應該談人權方面的具體個案,如抓捕維權律師的709事件和家庭教會遭打壓問題,敦促中國釋放因言獲罪的劉曉波、伊力哈木等良心犯。
台北—
4月7日是台灣第一個“言論自由日”。“無國界記者組織”宣佈在台設點受到台灣朝野和人權團體歡迎。與此同時,備受矚目的李明哲案的聯署,已獲得136個國際人權組織以及台灣社區大學的支持。
鄭楠榕自焚日
4月7日是台灣第一個“言論自由日”,這一決定是台灣行政院去年核准建立的。台灣人權促進會秘書長邱伊翎,今天在一次記者會上談到選擇4月7日的原因時說:“今天4月7號是言論自由日。它是為了紀念鄭楠榕先生。當時他為了爭取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以自焚的方式犧牲了自己的生命,以換取台灣今天的民主和自由”。
亞洲民主基地
2017年4月8日
棕櫚灘
美國總統川普星期五在海湖莊園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了雙邊會談。川普在會談後說,美國在與中國的關係方面取得了巨大的進展,而且他與習近平之間也發展了很好的關係。習近平也高度評價這次峰會,並表示雙方達成了許多重要的共識。川普總統還接受了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的邀請。
川普:對華關係取得“巨大”進展
儘管川普總統決定在川習會期間對敘利亞發動軍事打擊給這次首腦會晤蒙上陰影,但是他在會談後對這次首腦會晤做出了非常積極的評價。
2017年4月7日
棕櫚灘
美國國務卿蒂勒森星期四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抵達佛羅里達州的棕櫚灘之前來到這裡,迎接他的到訪。蒂勒森在機場發表講話時提到美中雙方存在的諸多分歧領域,包括經濟、朝鮮、地區安全、網絡襲擊以及人權等。他說,這次會晤將是雙方就美中關係的本質坦誠交換看法的時候。
蒂勒森:建立公平的經濟關係是美國最優先的考慮
蒂勒森國務卿在西棕櫚灘機場對媒體發表講話時說,在過去40年,美中兩國發展了深厚的聯繫,川普政府致力於確保這些聯繫在今後40年得以持續。但是他暗示,美中之間的經濟關係對美國不公平。
2017年4月6日
聯合國安理會星期三召開緊急會議,商討敘利亞造成多人死傷的化學武器攻擊事件。與此同時,國際社會繼續同聲譴責這次攻擊。
國際觀察人士、外交官和分析人士指責是效忠阿薩德總統的軍隊及其俄羅斯軍隊發動的襲擊。世界衛生組織星期三說,受害者呈現受到神經毒氣攻擊後會出現的症狀。
西方援救組織的一個聯合機構週二早些時候稱在北部省份伊德利卜有100人死亡,350多人受傷。
2017年4月1日
美國國務卿蒂勒森星期五在布魯塞爾與北約盟國外長會談,並表示盟國必須增加各自的國防預算。
這位美國首席外交官跟盟國外長說,北約盟國必須準備好一切必要的財政的和其他資源,以便在伊拉克和敘利亞這樣的地方完成其使命。
蒂勒森還提到了俄羅斯在烏克蘭的侵略行為。他用的措辭要比川普政府先前用的更為強硬。川普總統先前強調要跟俄羅斯改善關係。
蒂勒森對記者說,“我們希望就北約在歐洲、尤其是在東歐的姿態進行一番討論,以應對俄羅斯在烏克蘭和其他地方的咄咄逼人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