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時間: 17:14 2015年09月19日星期六
華盛頓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星期二將抵達美國,開始他上任以來對美國的首次國事訪問。在習近平來訪前,上星期兩國都採取了一系列動作。中國先是釋放了被關押的異議人士,美國向中國遣返紅色通緝令上的部分人員。再早前,中國外長王毅還表示中國不會挑戰國際秩序。有人認為,這是兩國為保證習近平訪美順利而釋放的一些善意的舉動,但是美國專家有不同的解讀。
星期五(9月18日),美國首次向中國遣返了紅色通緝令上人員楊建軍。這被中國稱為是習近平訪問前美方釋出的善意。此前,中國釋放了北京學者郭玉閃,得到國際人權組織的歡迎。
美中兩國是否都在試圖在習訪問前作出一些讓步?著名漢學家,現任加利福尼亞大學河濱分校的林培瑞教授(Perry Link)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 中國在領導人訪美前釋放異議人士是某種傳統。
他說:“我覺得中國政府釋放郭玉閃是應該這麼理解。這個傳統(可以追溯到)'六四','最惠國待遇'的時候,年年都有這種。為了拿到'最惠國待遇' ,中國政府每年都會放一批人。 我昨天看到郭玉閃的一個朋友的微博,他說, 郭玉閃是“枉抓枉放”, 變成了一個政治籌碼, 這個我完全相信。至於美國釋放中國的腐敗分子,遣返他們到中國的事情,我不覺得這是籌碼。 至少這麼說吧,我很希望不是這樣。因為美國政府權力是分的很清楚的,法律和法庭是獨立的,不應該是為了執行奧巴馬行政機構的(意志)而這麼做。這在我們的憲法裡說的很清楚。要是美國也學了中國這種放籌碼的法子, 我會很悲觀, 我覺得這是美國民主政治的墮落。”
9月16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說,習近平會跟奧巴馬總統當面說清楚六件事,包括“六個不”:中國不挑戰國際秩序,中國的發展不是去動別人奶酪,中國不搞“勢力範圍”,“一帶一路”不是去爭主導權,亞投行不是要另起爐灶,南中國海島礁上建設不是針對誰?有人認為,這是中國的一種讓步。但是,林培瑞說:
“我不覺得這是中國的讓步。這是提前準備好的一些話語, 目的是希望這次旅行對習近平的形象,在國內來看,得到抬高和加強。 我知道前不久,一兩個星期前,有一些美國學者和官員,被請到北京去接受訪問,目的研究如何讓這次旅行變得順利。 我覺得這些發言,都是那次會議的結果。就是我們怎麼樣讓這次旅行最順利?習近平的形像在美國, 在國際的眼光裡顯得最好, 最合理?完全是這個。”
另外,星期五,44位美國作家與學者發出致習近平的公開信,呼籲釋放伊力哈木,劉曉波,高瑜和浦志強,林培瑞認為,在敏感時候發表公開信會讓中國有些壓力,但是不會改變中國共產黨根本的政策。
他說:“至於公開信能否起到作用,這很複雜。 起到作用是肯定的。可是有多深的影響,這是個問題? 中國共產黨的高級領導都是對領導人來美國,來華盛頓看美國總統, 都是很看重,因為表面上這個戲是很值得演的,很重要的。我相信習近平和他的人對這次訪問看得很重要。外面人的意見不是很重要, 但是他們會讓相當敏感。表層的敏感是肯定的, 在這個層面上,這封信會起作用。但是至於在肚子裡,共產黨會不會因為這封信有不同看法, 我不相信。 我覺得它的基本方針是還會走自己的路。”
目前的美中關係被認為已經降到歷史低點,但是林培瑞認為,習近平的這次訪問不會對兩國政府之間的關係改善有實質性的作用, 因為美中之間在包括網絡安全、經濟、南中國海、人權等重要問題上的分歧不會有實質性的改變。上述這幾個問題,被認為是奧巴馬和習近平會晤時要重點討論的議題。
林培瑞認為,習近平這次訪美更大的目的是提升自己在中國國內民眾中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