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時間: 18:55 2015年10月28日星期三
香港
在德國總理默克爾10月28至30日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之際,國際特赦組織星期二呼籲默克爾在與中國領導人會晤中,能夠公開討論人權議題。有中國人權活動人士表示,默克爾總理在中國人權問題上是西方領導人中表現突出的,希望她繼續展示其關注姿態。
據德國媒體報導,國際特赦德國分部的秘書長卡里斯坎10月27日向默克爾發出公開呼籲,期待她在中國之行過程中公開討論人權議題。卡里斯坎表示,近年來,中國當局不但加大了對公民言論和網絡輿論的限制,更採取嚴重侵犯人權的行動打壓異議人士。
卡里斯坎強調,德國政府多年來一直致力於推動與中國的法治國家對話。但是,近期遭各地當局拘捕和騷擾的數百名維權律師和維權人士,甚至無法得到中國法律的保護,這涉及的是一個國家的信譽問題。此外,在中國發生的許多社會維權衝突中,大批受害民眾沒有受到任何法律保護,例如一些拒絕政府強拆的業主為保住家園而慘遭暴力。
卡里斯坎表示,默克爾總理應當公開提出中國人權狀況的惡化程度,並明確支持保障人權的立場。不過,卡里斯坎也承認,在過去幾十年裡,中國在許多方面成為一個更自由的國家。但不能因此得出結論說,隨著經濟發展和互聯網的使用,對人權的保護就會自然而然的得到改善。卡里斯坎強調,如果外界將中國作為一個世界大國認真對待,就必須觀察北京是如何處理人權問題的。
中國人權活動人士、歐盟薩哈羅夫人權獎得主胡佳星期三對美國之音表示,比起其他主要西方大國領導人,德國總理默克爾在人權問題上算是做得不錯,比較突出的,每次訪華都會約見一些異見或敏感人士,儘管因有關當局阻撓最終沒能會見成,但是這種姿態是很重要的。
他說:“默克爾女士實際上一直在人道、人權問題上,一般做的還是不錯的,尤其是她每次訪問北京時,都會邀請一下莫少平律師呀,都沒有見成。但起碼這種姿態,默克爾比其他的西方領導人還是很突出的。奧巴馬訪問中國的時候,我並沒有聽說過安排這類的會見。這一次,我仍然希望她能夠堅持這一做法。”
據報導,默克爾將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等領導人舉行會晤,還將參加在合肥舉行的中德經濟顧問委員會會議。雙方的政治對話除經濟議題外,預計還包括當前的敘利亞危機和伊朗核問題等議題。
德國總理默克爾訪華正值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剛剛結束對英國的“超級國事訪問”。中英雙方達成高達400億英鎊的合作協議,決定共同構建中英面向21世紀全球全面戰略夥伴關係,開啟持久、開放、共贏的“黃金時代”。而在默克爾之前,荷蘭國王威廉.亞歷山大率領龐大商貿團,10月25至29日對中國進行首次國事訪問。而緊接著,法國總統奧朗德11月初也將訪問中國。
有分析稱,歐洲內部經濟增長乏力、問題重重,各國擔心英國占據對華合作的優勢等一系列因素,促使各方加強與中國的合作。雖然雙方在一些觀念上有差異,但並不妨礙進行全方位合作。
胡佳表示,整體來講,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強大,當局在人權等許多問題上態度日益強硬,而西方國家為了經濟利益,在人權問題上做出的妥協越來越多。每次有包括奧巴馬總統在內的西方主要國家領導人來訪,中國的人權和異見人士都抱有希望,期待能敦促中國改善人權,但是往往都是失望越來越大。
有西方媒體批評,近期習近平主席訪英,簽署了巨額經貿大單,英國政府為推動經貿利益,在會談期間雖提及人權問題,但基本上忽視了中國糟糕的人權記錄。
在德國的中國異見藝術家艾未未10月21日接受英國天空電視新聞訪問時,指責卡梅倫首相為與中國簽署數百億英鎊的協議,降低了英國在人權等核心價值上的標準,犧牲英國的人權領導地位,換取短期商業利益之舉。
不過,習近平在與卡梅倫會晤後,有英國記者在兩人發言後提問,英國民眾為什麼要為跟不民主、不透明以及在人權問題上劣跡斑斑的中國,有更多商業合作而高興?習近平回應說,人權保障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任何國家都需要不斷加強及改進人權工作,以適應時代的發展和人民的需要。
習近平還稱,中國高度重視人權的保障工作,堅持把人權的普遍性原則和中國的實際相結合,走出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人權發展道路,中方願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同包括英國在內的各國,加強人權領域的交流和合作。
Photo:德國總統高克與總理默克爾在法蘭克福參加東西德統一25週年慶祝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