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訪埃及,續寫撒錢外交

中國時間: 18:31 2016年01月22日星期五
華盛頓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結束對沙特阿拉伯的訪問後抵達開羅,繼續他為其五天的中東之行,其間中國與埃及簽署多項經貿合作協議,包括給埃及銀行業提供巨額貸款。分析認為,擴大經貿合作是習近平給中東問題帶去的「中國方案」。

埃及是與中國最早建立外交關係的阿拉伯國家,但上一次中國國家元首訪問埃及還是在2004年。此次習近平訪問埃及正值中國與埃及建交60週年。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郭憲綱表示,埃及是阿拉伯世界的大國,在中東事務中扮演重要角色。「埃及是阿拉伯世界的領頭羊,它是個很重要的阿拉伯國家,和埃及發展關係也就是和阿拉伯世界發展關係。」

中國是埃及最重要的貿易夥伴之一,2014年雙邊貿易額達到116.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3.8%。埃及也是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國家。習近平在與埃及總統塞西的會晤中表示,要「利用基礎設施建設和產能合作兩大抓手,將埃及打造成'一帶一路'沿線支點國家。」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的郭憲綱說:「中國的'一帶一路'和埃及的很多項目是可以對接的,因為埃及的基礎設施很匱乏。在這方面,埃及需要中國的資金、技術和設備。」

然而,目前埃及經濟深陷困境,憑其自身財力難以負擔「一帶一路」中所涉及的大型基礎設施項目。受恐襲和政局動蕩的影響,埃及的支柱產業旅遊業遭遇重創,導致其外匯儲備短缺。自2011年「阿拉伯之春」以來,埃及的外匯儲備減少了一半。

據路透社報導,此次習近平訪問埃及,中國仍然與埃及簽署了21項合作協議和諒解備忘錄,其中包括給埃及中央銀行提供10億美元貸款,用於提高埃及外匯儲備。此外,中國還將給埃及國有的國民銀行(National Bank)設立一個7億美元的信貸額度,用於資助兩國聯合項目。

習近平還前往埃及歷史名城盧克索(Luxor),意在擴大中國遊客赴埃及旅遊。之後,他將赴此次中東之行的最後一站伊朗進行訪問。

Photo: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埃及議會(2016年1月21日)

source: 
V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