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時間: 20:38 2016年05月06日星期五
華盛頓
中國軍力的快速發展,引起各國對中國核武器發展的擔憂。美國國務次卿羅斯·高勒莫特星期三敦促美中兩國展開對話,減少對核戰略認識的分歧,增進戰略穩定。
在華府智庫卡內基的一次美中核思維的討論會上,中國學者表示,中國的核戰略是反核威壓,而不是最低核威懾。
清華大學國際問題教授李彬說,關於中國核戰略,學界存在著不同的描述方法,部分是由於中、英文語境差別造成的,可是更大的問題是雙方核思維不一樣。
他說:“實際上不僅僅是翻譯問題,而是雙方各自的哲學不一樣,對這些詞的理解不一樣,所以不能通過翻譯來解決。”
李彬舉例說,《2000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的中文版本用“遏制他國對中國可能的核攻擊”來描述中國的核戰略,而其英文版本則直接使用了deter(威懾)。
他說,在中國經濟實力增長後,一些外國學者高估了中國的核武器發展,可是中國並沒有這麼做。李彬說,外界對中國的誤讀不利於中國的和平形象。
出席這次研討會的美國國務次卿羅斯·高勒莫特呼籲,美中加強溝通,增進戰略穩定。
她說:“我們不是要通過會談來獲取中國核武器部隊的詳細配置和位置,而是要就核政策以及核理論展開對話,增加理解,防止作出不明確和導致動蕩的戰略姿態,以增加預測性和穩定性。”
中國政府2013年發布的國防白皮書沒有提到北京宣布一向奉行的“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原則”。這引起了外界的一些猜疑。不過,中國政府隨後表示並未放棄這項承諾。2015年的中國軍事戰略白皮書重申,中國始終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
對此,李彬評論說: “我認為中國應該堅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原則,至少在一段時間裡我看不到會改變的跡象。”
主管武器控制和國際安全事務的高勒莫特說,包括核戰略在內的廣泛雙邊戰略對話,可以減少局勢升級,錯誤預測和錯誤判斷,尤其是在局勢緊張或發生危機時。
她說:“現在這個問題更加迫切,因為中國長期的軍事現代化發展,其中包括核武器發展,因此我們急需就這個問題加緊會談。”
高勒莫特說,美國副國務卿布林肯即將主持美中戰略安全對話,探討雙方在核武器、空間、海上、網絡和導彈防禦等領域的戰略。5月12日,她本人將和中國外交部舉行會談,除了以上議題之外,還將商討控武、核不擴散和裁軍問題。
Photo:中國在2015年9月3日閱兵式上展示的東風-5B洲際彈道導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