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官員強調:不會和中國大陸合作南中國海議題

2016.07.13
台北
台灣官員表示,將不會在南中國海議題上和中國大陸進行合作,並認為目前南中國海出現衝突的可能性相對較低。

台灣陸委會副主委林正義表示,台灣不會和中國大陸共同處理南中國海的議題。

他說:“原則上,政府長期的立場,就是在主權的議題上,我們並不相互的合作。”

林正義還說,兩岸各自表達立場,研判南中國海仲裁結果不至於對當前的台海情勢造成影響。

中國官方日前指出,兩岸民眾有責任共同維護南中國海領土主權與海洋權益,維護好中華民族的祖產。

台灣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星期三邀請相關官員就南中國海仲裁案對台灣及周邊各國之影響及因應進行報告並接受質詢。

執政黨民進黨立委羅致政表示,台灣對於太平島、中國大陸對於南中國海,兩者在主權上的立場,看起來好像一致,但是論述的基礎和理由不同。

他說:“我們是基於國際法、海洋法公約等相關規定,尤其先佔的原則,所以我們佔有這塊土地,跟他們所謂歷史性的詮釋說法是不一樣的。”

在野黨時代力量黨立委林昶佐也指出,台灣對於南中國海主權的主張應該再務實一些,不要再從歷史的角度切入,應該有別於中國的說法,才不會落入一個中國的原則。

台灣外交部長李大維表示,台灣政府對於南中國海主權的主張是根據1947年政府公佈的南海諸島位置圖包括東沙、西沙、中沙和南沙等都是屬於我們主權的範圍。

執政黨民進黨立委王定宇表示,國際法庭的仲裁結果對台灣充滿歧視和不尊重,不僅不接受台灣的說法,還以中國台灣當局稱呼,傷害了台灣的主權以及經濟漁權。

外交部長李大維答复說,台灣政府已經就中國台灣當局的稱呼表達抗議,他還強調,台灣應該被納入多邊爭端解決機制。

軍事衝突

與會的國家安全局第四處處長潘向前表示,中國在南中國海的軍演已經於本月11號結束,目前只有一部分軍隊留下,並沒有增加軍備的情況。

潘向前還指出,相關南中國海情勢都有密切掌握,目前看來出現軍事衝突的可能性相對較低。

國防部副部長李喜明表示,太平島和東沙島一直有戰備整備,未來如果有必要將提升整體防衛能力。

多位立法委員還提出質詢,外交部是否將安排蔡英文總統登上太平島宣示主權,外交部長李大維表示,目前沒有這樣的規劃,但是未來並不排除。

source: 
美國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