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09.20
華盛頓
雖然美國經濟在過去七年間一直呈復甦態勢,但在眼下的選舉季節,美國民眾對於經濟狀況的不滿仍然是引起民怨的一個關鍵驅動因素。儘管新的經濟數據顯示更多人得到了工作。
丹尼絲•埃爾博每月都會收到成堆的賬單。埃爾博要照顧98歲高齡的母親。全家的食物與藥品的開銷一直在上漲,但家庭收入卻不見漲。
她說:“想要保持和過去一樣的生活標準真的特別難。我們已經無法過上過去那種生活了。有的文章說,現在有一場針對中產階級的戰爭”。
埃爾博的遭遇與新近公佈的統計數據相悖。數據顯示美國中等家庭收入上升了5%以上,是自2007年以來的最大增幅。然而埃爾博一家並不是唯一感到自己被甩在後面的人。
盡責聯邦預算委員會的瑪雅•麥克金尼斯說: “人們過去習慣的交換條件是,先找一份工作幹起來再說,然後,在你二十多歲、三十多歲、五十多歲或退休時的六十多歲的各個年齡段,薪水會步步升高,讓你能夠安穩退休。但我認為,如今人們覺得不再是這樣了。”
經濟學者們表示,這個選舉週期內存在的大多數民怨的背後驅動力是一種自己被背叛的感覺。在最富裕的人越來越富裕的同時,中產階級的收入卻仍然停滯不前,這助長了一些不滿情緒。
經濟政策研究所的伊莉斯•古爾德說:“頂層百分之五的階級仍然是唯一完全恢復到2000年水準的群體。他們已經'收復失地'了但其他階層還沒有。因此在收入分配上是存在不平等的。你說的沒錯,不同群體間是存在不平等的。從人種、性別層面來講,我們社會中仍然存在著諸多差異。”
一些經濟學者將巨大的收入差距歸咎於政治體制的功能失調。全國法律中心的貧困群體維權人士瑪麗亞•福斯卡里尼斯說,華盛頓用在把人們關進監獄的錢比用於幫助他們脫貧的錢多出了好幾百萬美元。
她說:“政府這麼做真的是在浪費資源。有研究顯示,為街上無家可歸的人提供住處比判他們有罪並把他們關起來更划算。然而在美國很多社區中,一些無家可歸的人卻被送去了監獄”。
華盛頓的不作為是許多人對即將到來的大選特別看重的原因之一。然而在家照顧老母的丹尼絲•埃爾博卻對此不抱希望。
她說:“不論是經濟還是政治領域,我都持悲觀態度。我不認為有哪位候選人能為中產階級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