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中國時間: 19:23 2015年10月29日星期四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星期四在北京中國人民大會堂和德國總理默克爾舉行了會談​​。默克爾應李克強的邀請對中國進行為期兩天的正式訪問。這是她2005年擔任總理以來第八次訪華。訪問期間,她還將會晤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等高層領導人。

陪同默​​克爾來訪的還有一個商業代表團,其中包括大中小型企業的高層主管。

默克爾此行旨在加強雙邊關係,鞏固德國在中國的商業利益。會談之外,默克爾還要在李克強的陪同下,到訪他的家鄉安徽省的一戶農民家庭和一所鄉村小學。

中國時間: 19:19 2015年10月28日星期三
華盛頓
聯合國大會星期二幾乎一致投票贊同結束美國對古巴半個多世紀的經濟制裁。

聯大191個成員國呼籲華盛頓取消在冷戰高峰時期開始對古巴實行的貿易制裁。只有美國和以色列投了反對票。

這是自從聯大連續24年討論這個問題以來的最大的支持力度。

但美國駐聯合國副代表戈達德說,這種投票“無助於推動局面。”

中國時間: 19:18 2015年10月28日星期三
科特迪瓦總統選舉官方統計結果顯示,現任總統瓦塔拉贏得第二個五年任期。

科特迪瓦選舉委員會星期三清晨說,瓦塔拉在星期日舉行的總統選舉中獲得83.66%的選票。

選舉委員會估計,大約60%的選民星期日參加了投票,但一個民間團體估計投票人數為53%。

反對派全國改革聯盟對投票人數的上述估計表示懷疑,聲稱很多科特迪瓦人待在家裡,實際參加投票的選民不到20%。

在舉行選舉前,三名反對派候選人宣布退出,並指存在違規現象,如很多人登記兩次。

中國時間: 19:16 2015年10月28日星期三
美國國務院說,預計伊朗將受到邀請參加有關敘利亞政治前途的關鍵性會談。會談本週將在維也納舉行。

在星期四和星期五舉行會談期間,美國和其他世界強國將關注敘利亞問題,也就是國務院發言人科比所說的敘利亞“艱難的政治局勢”。美國談判代表團將由國務卿克里率隊。

伊朗的加入可能標誌著美國和其他西方大國對德黑蘭的態度轉變,這些國家一直限制與伊朗就除了今年7月達成的核協議之外的任何問題進行接觸。

中國時間: 19:09 2015年10月28日星期三
華盛頓
美國導彈驅逐艦“拉森”號星期二進入南中國海中國宣示主權卻不被美國承認的人造島礁12海里內巡航,引發中國政府強烈反應,事態將如何發展各方都十分關注。

華盛頓的中國問題專家葛來儀說,中國對美國自由航行的行動早有準備,兩國軍方不致真正發生衝突,美國的12海裡巡航將成為新常態,中國也會有相應的調整。

韓國—
朝鮮據信擁有一支軍用無人機戰隊。為了與之較量,韓國研究人員也在研發無人機。

這不是普通的無人機,它可以在空中偵測和攻擊敵方的無人機。

沈海準( 音譯)和他的學生團隊正在測試這一新技術,韓國軍隊有朝一日可能裝備這種無人機。

韓國科學技術院科技研究所無人駕駛系統研究小組的負責人沈海准說:“人們擔心,無人機很容易建造,而且可以用來做很多事。這看來構成一個新威脅。”

在韓國,這個威脅來自朝鮮。

中國時間: 18:55 2015年10月28日星期三
香港
在德國總理默克爾10月28至30日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之際,國際特赦組織星期二呼籲默克爾在與中國領導人會晤中,能夠公開討論人權議題。有中國人權活動人士表示,默克爾總理在中國人權問題上是西方領導人中表現突出的,希望她繼續展示其關注姿態。

據德國媒體報導,國際特赦德國分部的秘書長卡里斯坎10月27日向默克爾發出公開呼籲,期待她在中國之行過程中公開討論人權議題。卡里斯坎表示,近年來,中國當局不但加大了對公民言論和網絡輿論的限制,更採取嚴重侵犯人權的行動打壓異議人士。

中國時間: 18:59 2015年10月27日星期二
美國海軍拉森號導彈驅逐艦星期二駛入斯普拉特利群島(中國稱南沙群島)的渚碧礁12海裡範圍,這一舉動被視為美國迄今為止對北京就其人造島礁所做主權宣示的最大挑戰。

渚碧礁在中國的控制之下,而台灣、越南和菲律賓也宣稱對這一島礁擁有主權。

拉森號為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編號為DDG82,1999年下水,2001年服役,前沿部署在日本橫須賀,隸屬於美國海軍第七艦隊第15驅逐艦中隊,現任艦長為海軍中校羅伯特·C·弗朗西斯。

中國時間: 18:56 2015年10月27日星期二
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官員預計星期二將更準確地獲知一次里氏7.5級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數和財產損失程度。目前救援人員正趕赴更偏遠的災區。

地震星期一發生在阿富汗北部人煙稀少的巴達尚赫省,造成至少304人喪生,近1900人受傷。

目前死亡人數最多的是巴基斯坦西北部的開伯爾-普什圖省,當地官員證實至少有184人喪生,1400多人受傷。星期二,巴基斯坦軍方和政府救援機構繼續進行援救行動,向災區派遣直升機,運送帳篷、毯子和食物。

中國時間: 19:00 2015年10月26日星期一
海地選民星期日前往投票站,從50多名候選人中選出下屆總統。

兩名候選人得票最多,即塞萊斯丁和納爾西塞。在2010年舉行的有爭議選舉中,美洲國家組織進行重新點票後,塞萊斯丁被取消了參加第二輪選舉的資格。納爾西塞是一位醫生,他得到前總統阿里斯蒂德的支持。

海地總統決選將於今年12月舉行。

除選舉總統外,海地選民們還將投票選出議員和地方官員。